Search

面對這樣的攻擊,起初的30秒我或許有丁點兒忿怒,但很快就已經沒有感覺了。或者,幾年前的我仍有嘗試改變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面對這樣的攻擊,起初的30秒我或許有丁點兒忿怒,但很快就已經沒有感覺了。或者,幾年前的我仍有嘗試改變他們的衝動。但是,現在的我,心裡面對這些人已經是「零」——沒有忿怒、沒有不滿、沒有指望——但別誤會,也沒有心死。只是,純粹是一個零。

五年前的佔領運動,香港教會的 hot topic 不是「撕裂」與「合一」之類的題目嗎?為何今時今日沒有人重提甚麼「教會撕裂不好」的話呢?原因是,那些「正氣凜然」的「真」基督徒,他們已經正義地稱霸教會了。相反,那些被逼出走教會的,那些被罵為「妖牧」辭了職的,那些在教會生存不了的,他們對這些教會已經沒有指望了,他們也無處可容。原來,所謂「撕裂」這個字,只是對尚未完全撕裂的人有意義。

不過,容許我 confirmly but kind 地說:「沒有所謂了,不同的,就是不同的」。我仍然尊重他們是愛主的基督徒。我從來都不會罵人是假基督徒、假教師、假先知之類(我自己被人罵「假教師」的倒很多)。不過,這都無所謂了。不同的,就是不同的。沒有改變的可能,也沒有這個需要。我對他們來說,永遠都是「假先知」的存在,怎樣也改變不了。

最令我安慰的,乃是我們將會一同面對未來。

這個未來,告訴我,我只要好好專注這未來。它猶如一道江河。你選擇迎向這未來的江河,還是背道而馳?This is the question。這也是這兩班基督徒的分野:一方正在流失下一代,一方卻逐漸凝聚着他們。前陣子網上不是有一個post,叫人憧憬一下「香港重光後,你想做咩工作」嗎?不知為何,我直觀地寫了這個:「我想開更多信仰唔離地嘅教會。」靈光一閃之下,我發現,這短短幾個字,原來就是我內心最深最深的人生理想。

我今天沒有放棄,因為我相信我如今所作的,擁有未來。他們的卻沒有。未來將會變成現實,過去的只會過去——這是沒有人能夠推翻的。試想想,今天參與抗爭的中學生、大學生、年青人,他們長大後,幾十年後,究竟怎樣的教會能夠容納他們?怎樣的教會能夠在下一個世代中向世人宣告「耶穌基督是人類的盼望」?我相信,我真的相信,我正行走在一條通往未來的路。

「流淚撒種的,必歡呼收割。」


Tags:

About author
關於作者: 陳韋安 John Chan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助理教授 德國魯爾波鴻大學神學博士
關於作者: 陳韋安 John Chan 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副教授 德國魯爾波鴻大學神?
View all posts